建阳区气象台2023年3月30日16时发布天气预报:31日:阴天间多云,局部有阵雨,气温:13~20℃,森林火险气象等级1级;4月1日:阴天间多云,有阵雨或雷雨,气温:13~21℃。  建阳区气象台2023年3月30日16时发布天气预报:31日:阴天间多云,局部有阵雨,气温:13~20℃,森林火险气象等级1级;4月1日:阴天间多云,有阵雨或雷雨,气温:13~21℃。
无障碍浏览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1-09 22:48 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1222建阳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建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主要工作

2022我们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十四五”规划加快实施,建阳“四个区”建设兼程并进。一年来,区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区一体、绿色发展、产业强区、书香建阳发展思路,踔厉奋发、实干拼创,全方位推进建阳绿色高质量发展。预计2022全区生产总值282.6亿元增长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5亿元、增长5.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公共财政总收入18.52亿元、下降6.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32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增长6%外贸出口总值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20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70元、增长6.5%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全区干部群众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闻令而动,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舍我其谁的担当情怀、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战之必胜的坚定信念,全面贯彻党中央和各级决策部署,成功跨越全方位综合防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阶段,平稳有序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特别是3·24”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提级指挥、统一调度,兄弟县(市、区)和社会各界同心支援、命运与共,区委区政府坚决落实“快、准、严、实、细”工作要求,立即启动扁平高效指挥体系,迅速查清“零号病例”活动轨迹,第一时间追踪管控各类风险人群,高效有序开展多轮共150余万人次区域核酸,10天建成新岭方舱隔离点二期,在一轮次管控周期内快速扑灭疫情,最大程度减少社会损失保卫人民安全,获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赞誉和好评。创新开发疫情防控综合指挥平台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适时抽检”精准管理软件“警疫通”,在全市范围广泛推广应用,有效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开展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试点,推动家庭医生进驻网格,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先后组织17批次148名医护人员驰援上海和福州、泉州、宁德等地,为打赢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建阳力量。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立即转变工作重点,迅速扩建定点(亚定点)医院、加开发热门诊,着力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水平,全力保障物资药品供应,加快提升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以最大的努力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感染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全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民警、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新闻工作者等日夜奋战,全体市民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共克时艰。我们用行动创造了建阳速度,用服务彰显了建阳温度,用果敢书写了建阳担当,让这座城市充满人间大爱!在此,向在抗击疫情中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全体抗疫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面对国际环境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区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的要求,扎实做好两稳一保一防”重点工作主要成效有。

(一)全力服务新南平中心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再焕新容颜。征地拆迁成果空前。紧抓征迁这个项目落地的核心环节,持续实施重点项目征迁攻坚全力保障市区两级建设项目用地全年完成征地退地6000拆迁约124平方米。乡镇“一把手”接令进城、带队包干,规范无产权建筑认定处置标准,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化解工作机制,滨江东路南段、潭阳大桥、潭阳隧道、国道237溪口连接线赤岸村渡头组和万达西侧避灾点成片开发一大批多年难以落地的项目得以建成或解决有力保障金融CBD、古闽大道北延段、赤岸幼儿园、第三实验学校、潭山实验学校、武夷新区综合医院、市文化类公共建筑组团、水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民生和产业项目的实施,一鼓作气启动了下水南、油化厂、小东门、潭子巷、螃蜞路大潭映象周边等若干片区改造和建阳妇幼保健院、新工人文化宫、水东三桥、汽车站选址搬迁等一批群众期盼已久的项目。城市品质持续改善。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实施城市更新,在全市率先完成旧城改造片区开发“百日攻坚”行动任务17个片区累计征收土地1800亩、拆除建筑76万平方米。引入国内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全过程陪伴式跟踪服务重点片区规划提升,严管城市建筑与景观风貌,对市政道路、医疗教育、公园绿地、污水垃圾设施等“应补尽补”。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完成绿化提升126万平方米,新建各类管网约50公里,新建改扩建城市主次干道8条、城市公园7、农贸市场8家、公厕9座,新增及改造路灯5000余盏;注重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谋划实施大潭城墙公园、芥菜主题公园、工业遗产记忆博物馆、古树名木保护等一批“留文留魂留绿”项目。落实市委市政府“办好省运会、共创文明城”部署,实施“创城迎省运”城市品质提升项目256项、完成投资25亿元,圆满完成省运会(老健会)开闭幕式服务保障和比赛项目承办任务。新老城区加速融合。出台房屋征收补偿房票安置实施细则、武夷新区房票购房奖励若干措施,率先发出全市首张电子房票,累计发放房票1800余张、23万余平方米,直接带动武夷新区商品房销售超6万平方米,有序引导老城人口向新区流动、优化重构城区人口布局街道析置圆满完成,潭城、童游2个街道析置为潭城、宝山、童游、崇阳、崇泰5个街道,城区治理体系更加优化。花海公园、潭山智慧体育公园、崇阳溪漫步道、建平大道景观提升及城区夜景照明亮化等一批联系新老城区的项目建成投用,市福乐家园、闽北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建阳中医院、汽车站等项目在新老城区交叉落位,城市功能有机融合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再注新动能。常态化开展企业家下午茶活动,出台加快工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全力抗击疫情助企业促发展十五条措施等政策,精准帮扶企业入规纳统,新增“四上”企业95家,申报产值65亿元。产业承载平台基础更加牢固。加快推进经开区开发建设,建成标准(定制)厂房33.4万平方米、生活与商务配套项目13万平方米,新增投产企业14家、满产产值超80亿元,亩均税收达到21万元,超过省级经济开发区创建标准。精细化工产业园顺利通过省级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复核,安全风险等级升至C级。黄坑竹循环产业园、漳墩小白茶文化产业园实现突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获省政府批复,成功引进香江茶业、京挺现代化茶业观光工厂等14个项目。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完成竹设备研发12台(套),成功申报各类专利42项,通过省级研究院专家评审课题5个,即将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的省级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注重产学研融合,依托区属国企与东华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深入合作,医卫产业创新研发基地实现实体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持续增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新入选省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数字经济领域“瞪羚”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汽车锻压件厂工字前轴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依托龙头企业推进主导产业成链成群,精细化工产业稳步提质,青华科技、金石氟业含氟精细化学品项目实现投产,产品链条进一步向高端和下游延伸,金石氟业成功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竹木产业做优做强,龙竹科技入选中国竹产业品牌企业十强榜单;医卫材料产业园“纤维-无纺布-终端个人护理卫品”链条已经形成,5家建成投产企业满产产值超25亿元,新签约医卫上下游及支链产业配套项目13项、总投资超70亿元。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响应“全闽乐购”促消费行动,开展“迎省运畅游建阳”系列活动,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6000余万元。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外贸出口17亿元。规范引导电商直播行业发展,获评“中国直播电商发展示范城市”。融合夜间文旅休闲元素,打造“建阳味”夜市经济,考亭文化和旅游集聚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考亭旅游度假区、三色书坊景区被列为全国首批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项目工作高质高效。深入开展三大攻坚行动和“七赛七比”活动,建立“一把手”六抓项目工作机制,46项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全年开工项目128项、总投资192亿元,竣工项目76项、总投资115亿元鼓励区属国有企业提升信用评级,增强投融资能力,城投集团获评2A信用等级。抢抓金融政策窗口期,运用国家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政策,争取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33亿元;加强项目策划和向上争跑,获得上级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55017亿元,政府债券项目3822亿元举办工业发展大会暨“招商升华年”启动仪式,持续开展“小分队”招商,创新推行“链长制”精准招商,聘请龙头企业负责人担任产业链链长成功签约建发云智慧中央仓、特步制造基地等2亿元以“一把手”招商项目7项,其中5亿元以5项。5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转开工27项、总投资超70亿元。做优基金招商平台,新组建闽招等产业投资基金3支、总规模25亿元,带动温州天成、康明克斯机电设备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

(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旅融合续写新篇章。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更加有力。深入细致梳理朱子文化、宋慈文化、建本文化、建盏文化遗存启动《建阳书院考》《朱子画传》等编撰工作完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反馈问题整改,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实施高照灯制作技艺、采茶灯舞等7项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新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8名,窑遗址入选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录,漳墩龙角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建盏图像识别溯源系统具备上线运行建盏产业生产基地进入国土空间规划,矿土资源探转采稳步推进,福建省建盏(黑釉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投入运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建阳建盏》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完成首批10家建盏行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选。不断拓展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实施全域智慧旅游提升工程,开发智慧导览系统,打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追忆之旅、“寻大儒朱熹·品理学精髓”朱子文化研学之旅、大潭职工示范线路等1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麻阳溪畔赏花休闲游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出“建本拓福”“五福建盏”等“福文化”融合产品,考亭古街二期基本建成,宋慈法律文化园、寒泉精舍、建本文化园、建盏文旅综合体等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推进。“书香建阳”建设深入实施成立建阳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出版《建阳刻本书目辑要》《建盏风韵》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御兔建窑陶瓷公司获评全省最具成长性文化企业实施书香建阳”建设六大工程,“朱子宋慈故里·建本建盏之乡”有声图书馆正式上线,大潭书城等10个“潭阳书舍”城市公益书吧陆续开放,一大批职工书屋、社区书房投入使用。成功举办朱子成年礼、敬师礼、“十年看建阳”主题成就展、“福见·建阳”福文化主题展、下水南城市印记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持续深化全民阅读,举办“朱子文化漫谈等系列讲座,“诵读朱子文化,引导文明新风”阅读活动入选省级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将口镇松柏村朱子书屋获评省示范书屋

(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迸发新活力。建阳区入选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县(区)名单,成为获得上级激励资金1200万元的8个县(区)之一。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全面守牢。超额完成全年47.4万亩20.9万吨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创建优质稻品种核心展示示范区16片,辐射推广优质稻36.8万亩。下达耕地地力保护、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储备粮订单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资金6866万元。严守46.4万亩耕地红线,扎实推进耕地撂荒整治,开展“齐心共耕希望田”活动,复耕耕地6354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万亩。新增烟叶种植面积4.8万亩,崇雒村烟叶产能提升及烟后稻制种产业基地被列为国家级烟区综合体示范基地。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扎实推进“三茶”统筹发展,打造绿色生态茶园6.2万亩。举办“国际茶日”系列活动暨首届建阳茶业电商直播节,发布《漳墩林下小白种植经济模式白皮书》《建阳茶志》《水仙茶祖庭-小湖》《一盏茗香》等产业研究成果和推广作品,注册融入建阳和小白茶元素图形商标,开展首届小白茶宴特色名菜征集评选、建阳小白茶北方行”等活动,打响“建阳小白茶”品牌知名度。“建阳麻沙扁溪草莓”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坑镇商会荣膺全国“四好”商会。以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科特派+”服务模式获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刊登报道全国科特派学院仁山村、吉翔牧业现场教学点投入使用,新建成崇雒安然家庭农场、麻沙水南、回龙均中等3个现场教学点。乡村建设成效明显。深化“四联四促”机制,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实现乡镇千兆光网和5G网络全覆盖,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6公里,县道858徐建线童游至小湖三级公路改建工程竣工投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有序实施,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受益20余万人。持续开展“百城千村”绿化美化宜居工程,黄坑镇和麻沙永兴、小湖葛墩等5个村镇获评省级森林村庄、森林城镇,崇雒乡、麻沙镇和徐市宸前、莒口长埂等12村镇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宝山溪源、黄坑三峡等4村上榜省级高级版绿盈乡村,《松柏村村规民约》荣获省级优秀村规民约。

(五)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成效初显。实施五大行动项目29、完成投资11亿元。交通环线全面贯通,高标准建成黄坑集镇至先锋岭、小油岭至回潭等风景道6条、65公里,县道860麻桐线入选全省首批最美乡村“福”路加快发展风景经济,围绕发现“武夷之美”,谋划黄坑坳头观景平台、九峰村塘头服务驿站等项目79项、总投资超120亿元。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全面提升。全力抓好四大环保突出问题整改,二氧化硫浓度同比下降31%,塔山污水处理厂年平均进水浓度和污水收集率实现“双达标”,完成漳墩永发养鳗场整改拆除,制定出台不可移动建盏烧制窑体管理办法,建盏龙窑无序发展问题顺利销号。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河湖“五乱三非”整治专项行动,开展“健康河湖”创建,整治入河排污口19个,区域内国、省控断面和10条小流域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治理水土流失2.5万亩,麻沙界首、将口石维获评省级水土保持生态村。完成森林抚育10.8万亩、松林改造5.6万亩、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3万亩和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2万亩,环境容量和绿色空间不断扩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深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绿色发展新路径探索,持续巩固完善“生态银行”机制,森林生态银行运营中心投入使用,实现场村合作1.6万亩,累计向村集体和村民分利分红300余万元,启动6万亩碳中和项目,预计产生碳汇9万多吨。落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任务,有序推进水资源市场化改革、生态敏感型产业目录、土地流转信托等机制创新。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快推广减污降碳技术应用,稳步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积极推动抽水蓄能项目进规入盘。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六)高质量发展成果普惠人民,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就业优先政策有效落实。突出抓好应届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举办“人社局长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直播招聘会20余场,新增城镇就业2700。全面落实就业奖补政策,开展“百名人社专员帮千企”稳岗促就业活动,减免、缓缴和返还企业社会保险费2400万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9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32万人,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7400人。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保障住房困难家庭1400。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金3500余万元。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3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中考总分优秀率全市第一,高考本科上线1235人、上线率76.4%248间中小学近视防控照明教室完成改造,双龙幼儿园主体封顶,宝山预备小学、书坊九年一贯制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约1600个。建阳一中晋级省一级达标校、特殊教育学校获评省级标准化学校、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评估、西门小学获评“全国围棋特色学校”。社会福利中心托老楼主体竣工,新开办运营长者食堂58所。建阳第一医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建成投用,康复科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康复专科联盟单位。建阳中医院入选省共享中药房试点单位。建阳区入选首批省级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建设项目县、建阳妇幼保健院成为福建省妇幼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投入超4100余万元采购医疗设备,医疗救治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市首个行政争议预防调处中心挂牌成立。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先后侦破全市最大涉“笑气”非法经营案、“廖某假冒注册商标案”和特大制售假冒品牌茶叶案,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获公安部、省公安厅贺电表扬。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和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会议,国家领导人到南平调研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市率先推进阳光药房,公立学校实现“明厨亮灶”100%,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不断提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完成道路交通、消防、农村自建房、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问题整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有效应对暴雨洪涝森林火灾灾害。国防动员办公室正式挂牌,连续四届荣膺省级双拥模范城。

(七)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政府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好、运用好《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等鲜活教材和特色资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贯彻省委“三提三效”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趟不用跑”“即办件”事项占比96%75%,超过目标要求。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平均环节数同比压减27%居全市前列。成功开展7个重点行业“一业一证”试点,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深化“一件事套餐”“跨域通办”改革,累计办件量突破1件。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更加规范,主营业务更加突出,人事管理、企业混改、重大事项决策等机制进一步理顺。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八五”普法与弘扬宋慈法律文化相融合,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严守统计法律底线,完成省统计执法检查反馈问题整改。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39件、政协委员提案113件,办结率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100%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同比下降8%以上。深化整治“吃喝风”顽疾、“躺平式”干部、“宽松软”执法、“老好人”思想等突出问题,以廉洁政府担当尽责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库区移民、台港澳事务、气象、人防、档案、史志、老区、老龄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工会、团委、妇联、科协、侨联、文联、社科联残联贸促会、红十字会、计生协会工商联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结果比预想的好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用奋斗书写华章。这是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鼎力支持下,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离退休老干部、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士、驻军单位、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省市驻潭单位和建阳籍在外乡贤合力相助、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建阳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建阳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建阳作为心城区首位度不,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经济总量偏小,三次产业结构不优,高新产业比重低,企业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三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广大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四是部分领域矛盾风险、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社会治理难度持续增加五是政府系统部分干部进取意识不,担当精神、服务能力和工作本领还需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聚焦“四个区”目标和“七大攻坚行动”任务,守正创新、团结奋进。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国家公园门户城市和闽浙赣交界地区新兴中心城市,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建阳贡献!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5.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外贸出口总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提质增效,在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上迈出更大步伐

深化科技创新。以打造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强化财政奖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力争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家以上。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做精技术做优产品做大市场推动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通过省级验收并升格为国家级。积极筹办全球医卫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加快医卫产业创新研发基地建设和运用,争创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省级创新研究院。充分发挥永富种业创新产业研究院高端人才平台作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

培育优势产业。聚焦5+3”主导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实施工业企业“扶优育规”工程,用好“企业家下午茶”“区领导挂点帮扶重点企业”机制,深入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持续跟踪服务好12家拟上规入统工业企业,加快推进靖圣金属、玉山实业园养护基地、特步制造基地、煜江南肉鸡屠宰及蛋品深加工等17项、总投资64.6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夯实工业增长基础。围绕打造百亿医卫产业集群,启动并建成医卫材料产业园二期,加快建设天成循环再生纺织面料和闽瑞生物基纤维、欧帝姆高端卫生用品、维盛热风非织造布等扩产项目,推进优美加、贝丝威尔、华绿纸业等14家企业落地投产,持续壮大医卫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龙竹科技、庄禾竹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缠绕式竹吸管、竹纸杯等快消品,加快黄坑竹循环产业园及唐禾等竹木加工小微产业园建设,提升竹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依托省级精细化工园平台,精准引进一批高质量精细化工项目,打造高端林产精细化工生产基地。持续深化“招商升华年”活动,紧盯产业链重点环节,发挥主导产业链“链长”作用,充分运用“一把手”招商、小分队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力争引进亿元以上落地产业项目20项以上,5亿元以上“一把手”招商项目实现新突破。

提升园区能级。充分发挥区属国企在园区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园区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集中供热供气、员工宿舍、研发平台等生产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鼓励参与园区内优质企业股权投资,为园区发展保驾护航。探索建立规模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体系,支持传统产业“零增地”技改,依法依规处置零散工业区块、僵尸企业。锚定省级经济开发区目标,持续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新建改建园区道路6条、平整台地2400亩,进一步拉开园区发展框架。完善园区公共服务配套,启动经开区医院、玉田学校建设,建成创业园二期生活服务配套、江坑110KV变电站,打造“三生融合”产业新城。

(二)突出协调联动,在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上取得更大进步

加速市区融合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南平建设,全力保障月亮湾大桥及片区市政路网、生态食品产业园、汽车驾训产业园、新机场迁建等重点项目用地,启动赤岸村底詹组、林后组等成片开发完善城市商业服务配套,推进西区生态城、五里樟商圈布局优化、业态升级,建发、万达等商业综合体高品质、特色化发展。改造提升潭人街、嘉禾美食街和宋慈广场美食城,打造一批美食地标和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提升城市商业品位。积极培育健康养老、物业管理、家政服务、连锁餐饮等优质主体,提升居民服务业发展水平。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引导培育飞力士等现代物流企业申报国家3A级物流企业。发展共享经济、无人零售、生鲜冷链、充电设施等新业态,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文旅休闲消费等新热点。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8家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家以上

提升城市宜居指数。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促进老城蝶变、新城聚气,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绿色、人文、智慧、韧性的宜居城市。加大旧城改造片区开发力度,启动17个重点片区、1887亩、42万平方米拆除、改造、整治任务,全力推进童游、宝山城关3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大潭映象、油化厂等12个片区的棚改安置项目。突出规划引领,优化水南、水东等重点片区规划设计。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启动建阳新汽车站建设,实施下水南、油化厂等片区路网工程12项;推进大潭城墙公园、芥菜主题公园等6个城市公园建设,新增公园绿地13万平方米、公共停车泊位300个以上。开展水东新城建设攻坚行动,加快实施水东大道、水东三桥等项目,推进南平科技职业学校、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大健康产业学院开工建设强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动5G信号深度覆盖,加强充换电、新型储能等设施建设,形成先进智慧、绿色高效的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市容秩序管控,深入开展违法建设整治,引导鼓励小区物业管理机制创新,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网格化、智慧化。

(三)注重文旅融合,在丰富城市人文内涵上厚植更大优势

让文化焕发时代活力。弘扬传承朱子、宋慈、建本建盏等特色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朱子文化“一区五工程”,传承弘扬朱子“四礼”,积极推动朱子祭祀典礼申报国家非遗项目,让朱子文化焕发“时代生机”。启动实施考亭书院二期、省级建窑考古遗址公园、圣迹寺修缮保护等项目,持续办好考亭论坛、建本文化学术研讨会、建窑建盏文化博览会等活动,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推进古建筑、古民居、古村落保护修缮和当代复兴,建成将口松柏、崇雒后畲、莒口马伏和小源等7个乡建乡创项目,促进古村落活化利用。

让文旅绘就诗和远方。积极构建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做强温泉康养旅游品牌,加快武夷天沐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全力推进麻沙楠木林、黄坑4A级景区创建和宋慈法律文化园、寒泉精舍、建本文化园、建盏文旅综合体建设。依托考亭省级旅游度假区、书坊红色小镇等平台,开发潭阳大集等一批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充满体验感的旅游产品。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服务驿站、旅游公厕等设施配套,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响清新福建·书香建阳”旅游品牌用好省运会(老健会)体育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让文明浸润千年古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积极融入南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展现“首善之区”担当精神。坚持以文润城、以文化人,把朱子、宋慈、建本、建盏等特色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福”文化内涵,推动“福”文化资源转化利用。重视和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及群众性文化载体建设,促进各类文艺创作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加快有声城市建设,继续建设一批“潭阳书舍”城市公益书吧,让书香润泽心灵。

(四)加快绿色发展,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保持更大定力

全力守护绿水青山。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要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绘就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科学防治松材线虫病,深入开展二氧化硫、城乡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农村面源污染整治,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国省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土壤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增强生态治理能力。广泛凝聚生态共识,持续打造碳中和试点,开展低碳社区创建,让保护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成为全社会新时尚。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深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融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持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治理河道30公里以上。启动防洪工程主题公园建设,总结推广“建阳治水”经验成效。系统谋划崇阳溪、麻阳溪流域治理,实施崇阳溪生态巡护绿道及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水韵人文之美。

促进生态优势转化。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主动融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健全完善生态敏感型产业目录。深入研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表现和实现形态,因情制宜、分类施策,最大限度发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保护发展的作用。加快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落实风景道规划建设指引,启动崇阳溪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项目。集中资源打造环带首批重点村镇,建成大竹岚、九峰村等观景平台和服务驿站,充分展示武夷山国家公园“四个最”特征,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探索水权制度改革,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促进节水增效。持续打造“武夷山水”品牌,加快构筑桔柚、葡萄、建阳小白茶等生态品牌“矩阵”,健全完善溯源和品控体系,完成建盏图像识别溯源系统二期建设,最大程度提高生态产品价值。持续加大森林生态银行推广力度,扩大场村合作面积,创建县级数据库。

(五)坚持三农优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谋求更大突破

推进产业振兴。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及时复耕水毁农田,加快农田水利现代化改造,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年内新增高标准农田2.3万亩,保质保量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提升桔柚、葡萄、草莓、蓝莓等特色水果品质。统筹推进“三茶”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生态茶叶生产加工产业园、小湖水仙茶产业融合示范项目、漳墩小白茶文化产业中心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持续打造优野蔬菜、山海缘食用菌等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加速农业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等深度融合,积极培育特色消费、体验服务等新增长点,促进农业生产功能向叠加服务功能转化。优化“科特派+”服务模式,扎实做好总结、完善、巩固、坚持“四篇文章”,持续提升用好全国科特派学院现场教学点,完善科特派利益共同体机制,推进科特派进一步向全产业链、线上线下服务等领域拓展。

促进城乡融合。坚持“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垃圾转运站、水电路气网、农田水利、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互联网、5G、物联网等新基建向乡村覆盖延伸,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城乡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全力打造省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稳慎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满足农民群众对高质量农业生产、高品质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 

打造和美乡村。坚持“抓点”示范、“串线”联动、“促面”增效,重点打造黄坑省级特色乡镇、12个省级试点村和3个实绩突出村,高标准推进“农旅融合山水田园画廊”“文旅融合现代农业产业”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加速全域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大力推动绿盈乡村建设,开展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存量农房微改造和新建农房风貌塑造,提升乡村建筑和庭院外观设计水平,展现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风貌。

(六)深化改革开放,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作出更大努力

强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总结推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经验成效,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积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探索开展不动产“带押过户”和居住权登记改革。积极争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持续抓好生态文明、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打造具有建阳特色的改革亮点。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扎实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打造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建阳”。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更新迭代推出太阳城赌城便民利企“一件事”集成套餐。全力提高“不见面审批”办理覆盖面和便捷度,深入推进审批服务“跨域通办”,让群众办事更省心。进一步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激发市场活力不断优化完善建盏窑体审批制度,在建盏行业税收规范直播行业管理民宿消防安全和经营登记管理等事关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从业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大胆探索贴近实际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监管效能,强化包容审慎监管,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管出公平和安全。

拓展对外开放空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拓展闽东北区域协同闽浙赣皖九方协作全力共建福州都市圈。积极融入中国(南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外贸优化升级。推进潭台融合,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拓展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领域,支持台湾同胞在潭就业创业,发挥建盏文创园省级对台交流基地作用,搭建海峡两岸青年人才交流平台开展朱子、建盏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共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扩大“朋友圈”,推进与贵州省威宁县友好城市协作、连江县山海协作走深走实。

(七)坚守为民初心,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展现更大作为

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加强零就业家庭、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270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320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依法保障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多层次完善社会保障。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用好医疗救助政策,突出重特大疾病救助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保障标准,提高社会救助能力。

多领域优化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景龙幼儿园、水南幼儿园等8项学前教育项目和建阳第二中学扩建等5项中小学教育项目。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建阳第一医院能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检验中心、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救治中心等重大医疗卫生项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启动建阳中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积极争创全国慢病示范区,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慢性基础性疾病群体防控,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积极开展迷途少年帮扶救助,强化未成年人文身治理。

多方位强化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平安建阳建设,始终保持打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禁毒整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坚决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广运用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经验,健全网格员队伍准入退出机制和考核奖惩办法,构建设置科学、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网格化治理体系。打造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落实“四门四访”工作机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需要以更高标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们将坚决扛起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责任,锚定高目标、树立高标准、保持高效率,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干出新精彩。

(一)坚定不移强化政治引领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折不扣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建阳落地见效。

(二)坚定不移推进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督促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夯实依法治区基础,建设法治建阳。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化两法衔接,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加强对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的源头治理,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坚定不移提升服务效能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心系千家万户,情牵百姓忧乐。健全落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制度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四)坚定不移打造廉洁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更好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大力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对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反腐,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建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